玩「藝」樹,真厚工!花蓮阿美族原住民樹皮藝術家徐香蘭(嘠娃Kawa),利用部落傳統工藝樹皮編織為創作發想,她透過構樹皮結合布料編織創作展新「藝」,成為花蓮吉安鄉「玩藝樹」文創的新據點。
徐香蘭說,出生在花蓮壽豐鄉豐田部落,為了學習一技之長,早年專程到臺北當美髪學徒,從此以美髪為業;除此之外,徐香蘭對色彩敏感度高,閒時經常塗塗抹抹,對於家鄉的傳統編織和布包設計也有極大的興趣,希望未來能自營工作室,便於利用既有的手藝發揚部族的傳統藝術;果然心想事成,直到天命之年,感受部落親人的呼喚,於是放棄美髪事業,返鄉自營嘠娃工作室。
為了延續阿美族傳統技藝,徐香蘭說,希望以現代的布料和本身既有的編織技術,融入原住民傳統藝術基底,再經過符合年輕人的視覺設計需求,增添些許時尚感,好讓年輕的族群也能夠接受部落傳統的藝術文化。
皇天不負若心人,如今的徐香蘭,她已能將花蓮的六大原住民傳統代表色彩運用在作品中,並透過設計製作出美觀又實用的零錢包、後書包、湯筷組⋯⋯等,可說是花蓮最成功的原住民文創商品。
由於,徐香蘭雖將具有的原住民色彩注入全新的創作中,但是她並不滿足於現狀;徐香蘭說,不僅將部落的文化注入於布包的呈現,她希望將傳傳統工藝運用在現代文創上,於是徐香蘭將阿美族的祖傳技藝延續,她開始使用構樹纖維皮,運用在手提包的製作。
徐香蘭指出,構樹樹皮是一種堅韌不易破損,且通風又透氣;因此,早年運用在原住民部落居民使用的服裝上。徐香蘭語帶感慨表示,由於隨著時代的變遷,發現傳統的樹皮編織技術逐漸地凋零至為可惜⋯。徐香蘭感受到時間過得快,不然現在歲數也不小了,希望能把握當下,更何況若今天不做,明天一定會後悔!於是,她為此再次學習祖先所傳下來的傳統技藝,並希望將樹皮布的製作技術發揚光大。因此,徐香蘭以環保低碳訴求,一切創作媒材取之於大自然,也更能符合現代人對生活品質的需求;她不斷嘗試以樹皮結合布編作研發,將原有的原住民藝術創作,轉化為極具特色的文創商品。
構樹的製作處理,先予取皮再經過雙手捶打出不同的樹皮纖維,成為專屬自己的那片樹皮,也為生活創造更多的可能。因此,徐香蘭不只要教如何製作一件藝術品,它更傳遞著祖先教會我們的生活哲學。